发布时间:2024-10-13 14:38:29 浏览::
开云电子(中国)官方网站钻石手表的历史1957年底到1958年初,依上级决定,当时的金声制钟厂合并张志刚铜作、协丰电镀厂和潘义泰电镀厂后,先后试制成功挂表和军工秒表,产品供给海军船舶公司、华东物资局和陆军炮司所属的一些单位开云电子,在军工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511型秒表曾供我国援建的坦赞铁路管理系统使用。期间从金声制钟厂时起,就曾试图生产手表,但终因各方面原因而生产挂表和军工秒表。终于在1969年,更名后的上海秒表厂得到了许可,可以开始试制手表。
如何使手表能有所创新是这次试制首要考虑的问题。设计人员请教修理钟表的“老法师”,得知瑞士的“百浪多”手表质量最好,且制造工艺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而这种手表好就好在采用了偏中心结构。设计人员经多方学习研究,最终确定采用各项技术参数更优秀的偏中心结构方案。自此以后,我国手表才有了两种机芯结构。所谓偏中心结构,又叫偏二轮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即指二轮——表的中心轮的位置摆在机芯中心的旁边,与二轮都在机芯中央的标准结构不同。从1969年1月开始,试制组在缺设备、缺经验的条件下,连续紧张工作,自制土设备,用不到3个月时间,完成了样表装配。该机芯在国内首先应用21600次/小时频率的快摆和三角内桩结构。条盒、发条长、延续走时长、走时精度高。手表试制成功正式投产之前,由于钻石商标年代久远、闻名遐迩,上海秒表厂决定把原先生产的秒表和即将投产的手表,都统一定为钻石牌。钻石牌手表终于出现于世人面前。此后又经过技术革新,试制成功冲压高字块表面,并提高了防水防磁性能等,钻石牌手表在市场上的声誉越来越好,连外国朋友都称赞不已,就连瑞士的制表行家都在1975年专门来厂考察。1976年,在全市的行业统筹安排中开云电子,上海秒表厂将军工秒表产品全部转给上海第二钟厂,开始专门从事手表生产。并在统芯潮中保持了独立性。
“钻石”手表问世虽晚,但厂家却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32年,创始人顾海珍和儿子顾德安一起在唐山路开办了上海第一家钟厂——德安时钟制造厂。生产双箭牌座钟。1937年淞沪抗战中钟厂被炸毁。顾德安等人翌年再次筹资在安远路成立金声工业社,生产双、单铃闹钟。这其间,顾德安把“钻石”定为产品商标,取其质地坚硬经久耐用之意,而且其又无色彩和年代限制,1939年7月工厂迁址长寿路,更名为金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除闹钟外,也生产电钟、挂钟等。建国后,金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历经两次迁址,四次更名,最后在兰溪路100号落户,1954年更名金声制钟厂,1966年更名上海秒表厂开云电子,后更名上海手表四厂,1986年定名上海钻石手表厂。
从上世纪70年代起,钻石牌手表在全国17次质量评比中,10次获得第1名。良好的质量和独特的偏中心结构使钻石牌手表在国内外拥有优良的口碑。1980年钻石牌手表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到1991年已销往香港、美国、加拿大、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厂累计出口手表三百多万只,创汇近3000万美元。然而,自进入80年代,钻石牌手表和其他品牌的国产手表一样,开始受到国外流入石英表、电子表的巨大冲击。90年代后期,具有领先技术和品牌优势的瑞士手表大面积抢占国内机械手表市场,国有钟表一蹶不振。上海钻石手表厂尽管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但未能扭转衰落的趋势。1999年,包括钻石手表厂在内的上海主要手表生产厂家相继宣布“计划内破产”,老“钻石”手表也带着昔日的光辉渐渐的只存在于人们记忆之中。